沈光临副校长参加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论坛并接受采访

 3月22日—23日,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教育部、中国侨联、中宣部、中央企业及北京市外事办相关领导,外指委和大外指委委员及2200余位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界专家学者齐聚论坛。我校副校长沈光临教授应邀参会并主持专题论坛“多语言教学论坛:数智引领的多语种教学创新”。同时,他在接受外研社微信公众号栏目“外语教育专家视野”的专访时,介绍了我校在外语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经验与成果。

22a6946604cfdeee156b05da459d92aa_compress(1)_副本.jpg

沈光临副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已从单一语言技能转向多元复合能力。成都外国语学院作为国内开设16个语种的应用型高校,已累计培养超万名小语种人才,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多数学生凭借复合能力进入国际物流、跨境电商、工程技术等行业,展现出强劲的职业发展潜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构建了“外语+行业+产业”特色培养模式——紧密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开设《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要;引入真实企业素材,建设本地化运营中心,开设建筑招投标、国际物流、机电产品等上百门行业课程,实现教学场景与职业需求高度契合,以此培养用人单位“愿录用、愿重用、愿付高薪”的“三愿”人才,学生毕业后实现“高契合度、高复现率、高保真”,成为真正的“外语++”人才。

论坛期间,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全校外语教师线上参会,深入学习高校外语教育前沿理念,为教学改革探寻新思路,积极探索数智技术与多语种教学的融合路径。我校将继续深化外语人才教育改革,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懂语言、通行业、能创新”的“外语++”人才。

供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