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希望英语杂志”节目主持人赵音奇前来我院,在多功能厅·中厅就英语学习与同学们进行了广泛和亲切的交流。
 
主持人:他的英文名叫FRANK,处女座,完美主义者。平和亲善的帅气外表下却有很多看似矛盾的经历。他的籍贯是冬天白雪皑皑的山东,却出生在有名的火炉城市——重庆;他是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却走进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拿起话筒教大家学英语。从此以阳光的英语使者形象赢得广大英语爱好者的喜爱。他相信,快乐不只是一种情绪,它还是一种精神,是使你与众不同的力量。现在,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嘉宾——央视《希望英语杂志》栏目主持人赵音奇。
赵音奇在一片欢呼声中出场,他身着白色休闲西装、牛仔裤、运动鞋,简易的服饰更让他显得平易随和。他微笑着向现场的同学打招呼。
赵音奇:OK,Everybody。I am glad to be in CISISU,Chengdu Institu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all right?Hello,Everybody,I am FRANK。非常高兴能来到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刚才我们在车上还在聊,我觉得我们非常有渊源。首先,我本人是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毕业的。所以可以说是这个学校的一个子体,是从这个学校走出来的。然后,你们的校友——张涵冰,现在在我们那里工作,其实这一次活动也是多亏了她,才能够和大家见面。所以,可以说我和我们的学校是非常有渊源的。
 
主持人:我们现场的许多同学,包括很多观众朋友都是通过你们的节目,通过中央电视台10套的《希望英语杂志》栏目认识你的,在节目中你向我们展现出平和快乐的形象。但很少有人知道你成功背后的经历,在这里,我们希望你能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据我们了解,你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学的是管理学,而且被保送上本校的研究生,当时可以算是专业前途一片光明,那为什么毅然选择了到中央电视台做《希望英语杂志》栏目主持人呢?
赵音奇:听他的意思我好像是“弃明投暗”啊,其实当时也是机缘巧合,我是从重庆考到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的是会计学,International Counting,国际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这是我本科学的专业。CBA,大家可能听过这个称号,我是大学毕业后第二年拿到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上完本科之后,很多同学就开始找工作,我那时候已经确定被保送上研究生了,没什么事干,后来《希望英语杂志》成立,广院在四处找主持人,找来找去呢,发现没有太适合的男生。正好呢,我在广院有一个同学跟我关系很好,初中时是同桌。我和这个同学说我没什么事干,能不能帮我找份part-time job,帮我找点兼职。我那同学说正好有啊,央视在招主持人,他说你要不要去?我一想,央视的主持人,这是我们能干的啊?因为那会儿还没有这种概念。首先,我学的不是英语播音专业,完全没有主持人的概念。我学的是国际会计,好像跟传媒是两码事;第二,我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经历。大家知道啊,人大的新闻系很出名,像中央电视台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人大毕业的,特别是新闻系的很多。在我大三的时候,有一次,我这个北广的同学带我到中央电视台,他在央视新闻部实习,我一到央视就说,你看电视上的那些主持人啊,你看演播室啊,这个工作环境都是这个样子,实在是太好了,我想这是我第一次到央视,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来。因为我觉得自己和电视台风马牛不相及,以后跟这个不会有关系。但没有想到,上大四的时候获得了这个机会,我去参加了面试,没想到面试顺利通过了,之后就去试镜,叫audition,当时要求参加试镜的人自己准备一段话,当时我就想说什么啊,想来想去没想到很好的,我就准备了一篇新概念第四册第一篇课文来背。结果没想到,可能背得比较熟练,就被录取了。当然是试用,一开始试用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因为跟这个专业没有任何的关系。纯粹是属于layman ——门外汉。所以一开始进去的时候,非常吃力,也是慢慢去摸索、尝试,最终找到了感觉。所以刚才主持人说学的不是这个专业,但现在阴差阳错却做了这个工作。现在我和我一些大学同学聚会,他们还会嘲笑我说,“你还是那么不务正业”。确实是这样,但是反过来说以后也许大家也会有我这种经历,你在大学期间学的东西和你今后工作时需要的会有很大差别,但这不要紧,因为大学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能力的培养,所以不见得你现在学的是什么,你以后就要做什么。重要的是大学学习的这种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能力到位了,那么以后无论做什么都是触类旁通的。
 
主持人:经赵音奇这么一说,我们悟出一个道理: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虽然你学的不是英语专业,但是经过之前长期的积累,在适当的时候就能拿出来,起码会背新概念英语第四册,对吧?
赵音奇:现在不背了,背不了了,第二册还可以背。
 
主持人:以前没有这么近距离的与你接触,所以我相信现在大家都跟我一样,感到非常激动,虽然表面上挺平静的。刚才你说了那么多,是关于怎样成为央视主持人的,其实我们对电视上的你是非常熟悉的,基本上是边吃午饭边看《希望英语杂志》。
赵音奇:我知道我们的节目总是就着大家的饭一起咽下去的。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你好像是在98年,就是《希望英语杂志》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就加入了,也算是一个创始人,那么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的工作呢?就是说你除了做主持人外你还做些什么?
赵音奇:除了做主持人,还要做张涵冰的领导。开个玩笑,其实关于这个工作,大家看到的都是台前的一面,但我做的80%都是幕后的东西。大家不要看中央电视台有这么多的栏目,其实这只是很小的窗口,它背后承载的东西很多。首先,全国比较像样的英语教学栏目也就只有这一块,而且这是日播的,工作量也不小,同时我们的人员数量方面还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大家的工作负荷还是挺重的。因此更多的时间是在策划,是在想该怎么做,让大家的中午饭、晚饭吃得更好。让你们在吃饭的时候能够看到一个轻松愉快的节目,觉得不吃力,同时又在学英语,其实这个非常难做到。大家都觉得学英语是很枯燥的事情,怎么样都不会太轻松。如果你做这个节目做得枯燥乏味的话,就没有人看了,收视率也没有了,各方面当然也没有了,所以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平衡。我要负责整个节目的策划还有就是具体负责周四这一天的节目,张涵冰就是周四节目的编导,因此工作关系,我们沟通比较紧密。比如说她会去策划一个选题,提出一些想法,我就会替她把握一下,看有没有更好的idea,对她做的节目进行审查。例如,她刚刚做的一个专题叫《厕所》,我们就想办法让大家觉得厕所这样的节目做得精彩,不觉得恶心。
 
主持人:那这就和你的管理专业搭上了一些边,没有不务正业。
赵音奇:可以这么说。其实无论学什么专业,你所获得的那种思维方式,在你今后的工作当中都会有用处。学管理的人,尤其是学会计的人,特别是在国外,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怎么样看出来呢,他们一定是穿着黑色或者深蓝色的西服和白衬衫,打的是红色的领带,决无例外。这就说明什么呢,说明它是非常严肃、非常古板的职业,也间接要求你的思维要理性、理智。而做电视却需要很感性的思维,就像张涵冰,其实张涵冰最早参加我们的节目,是参加“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那个时候刚刚认识她,对她的印象还不是很深刻,后来我来到四川,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她做事情挺有特点的,尤其是她很感性、很奔放的这一面,很适合做电视这一行,因为她的想法非常多,又可以把她的想法表达出来,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后来让她到我们这个栏目来工作,经过磨合,现在大家合作非常愉快。然而做节目是一方面,做节目的管理又是一方面,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劣势,也是一种优势。劣势就是说你跟别人不是在一条起跑线上,但是你要是努力加紧做的话还是可以赶得上。优势就是你可以从更多的视角,更理性地去分析判断这个东西。
 
主持人:说到希望英语这个栏目,算是国内唯一一个比较专业的学英语的节目。在创办之初,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电视英语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不是穿着西装这种严肃的教学方式就是很鲜艳,像教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教英语,那对你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模式可以给你借鉴,你和其他主创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做这个节目的,那么在那段时间你又是怎样的景况呢?
赵音奇:当时应该算是很难的,就像你刚才说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像你们说的那样做,那么大家吃饭时就不会看我们了,或者吃不下饭了。所以那个时候做节目就有这样一个定位,对象就定位在学生这一人群,因为在中国学英语的60%都是学生。所以当时由于我还是学生,就被选出来做主持人,以至于后来都不是学生了,还扮成学生的模样在做主持人。但总的来说,我们把这个节目定位成和年轻人比较靠近的栏目。所以从策划上说还是很难的,就像一开始主持这个节目的时候,确实找不到主持人,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没有经验,再一个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唯一可以靠的只有自己,你能够做的就是把自己做过的节目回放,然后从中找到不足,比如说,我看到自己为什么在说话的时候总是要抬眉毛呢,下次要改;下次再看,又觉得我怎么在说话结尾的时候总是要加一个“那”“啊”,这个得赶紧改,赶紧改。你只能这样一步一步的去找。同时风格也不能一成不变。我记得以前做过这样一期节目,是做英文歌曲介绍,然后节目一开始我们是唱着出来的。后来看这期节目自己真的是无地自容,我的朋友看到了这个节目却说你们这个节目做得太有意思了。但当时看这个节目的确很尴尬。后来,做了这么多期节目后,逐渐能够把握这个节目的风格了,当然还需要创新,因为电视就是这样一个东西,需要不断去尝试,去迎合观众的口味。作为节目的负责人,就要不断去创作,要去和观众沟通,去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去了解大家想知道的,然后可以在节目中第一时间,把第一手资料呈现给大家。
在现场观众的强烈要求下,赵音奇在现场为大家演唱了一小段他中学时期学会的英文歌曲《yesterday》。
 
主持人:谢谢赵音奇的演唱,刚刚我注意到一件事,你在忘词的情况下,特别镇静,有经验的转过身。据我们了解你做主持人之前也参加过演讲,比如你初一的时候参加演讲,你准备得很充分,但站上台的时候,你就忘词了。
赵音奇:那一次演讲的题目叫《我的劳动》,我站上台就忘词了。其实我上学的时候,真的是一个很shy的人,包括现在都还有一点。高一的时候我参加我们学校的英语演讲比赛。就抽了一个题目,叫做《My hometown》,我是第一个上场的。当时我很高兴,想多么简单的题目啊,然后到一个小黑屋子里面准备3分钟。当时我想得很好啊,分为1、2、3 点来说,然后就上台了。我当时还准备了一个开场白是这样的:OK,I am the No.1 competiter of the contest,and I hope I will be the No.1,然后就忘了后面怎么说了,然后就很无情的被刷下来了。第二次就是高二的时候去参加一个比赛,代表外国语学校去和大学生比。那次我想之所以失败,可能是选的题目太不好了。选的是《My way of learning English》,题目选的非常的大,当时我还想了很多条,然后就上去说,在大学生面前讲该怎么学英语,后来得分也不是很高。反正我的比赛都不是很顺利。后来没想到,还能主持每年一次的“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听说今年我们学校也有同学参加了。选手们在台上都表现得很出色,说实话,我很羡慕他们。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作为选手站在那里的话,可能不如他们发挥得好,因为参加比赛确实是对心智的一个考验。
 
在主持人的建议下,赵音奇为大家带来了15分钟的现场主持秀,现场邀请了6位观众参与。赵音奇充分展现了他平和快乐的主持风格和幽默的主持特色,与各位观众通过自我介绍、唱歌等方式在现场展开了一场快乐的互动。
 
主持人:经过一个互动环节后,让我们继续我们的话题。你曾经说,英语是块难啃的骨头,希望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和环境,让大家的学习不那么痛苦、艰难。对于在座的我们来说,英语,想说爱它,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词汇上。我们想知道,当你面对一本厚厚的语法书或者词汇书时,你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是怎么战胜它的?
赵音奇:首先,怎么说呢,我觉得学英语,我没有觉得啃不下来过。因为我中学学英语的时候并没有花过太大的精力。在大学阶段,觉得学英语比较难,因为它涉及的单词量很大,需要记的东西特别多,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学英语就是两个过程,一个就是搬砖头,搬砖头的过程就是你把单词从字母到词一个一个的搬到你的脑子里。这个过程是个比较痛苦的过程,但是真正的乐趣在于应用;第二个就是砌砖头,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你要让你修的房子成为高楼大厦,过程是很痛苦的,但是我们学英语就应该把目光放远一点,不要一天到晚想到我就是搬砖头,那样最后就只会成为搬运工,而你的目的是要成为设计师,要盖起高楼大厦。所以我们往往把精力都花在了第一个方面,忽略了第二个方面。单词这个东西也许你一天记30个单词,但这30个单词都没用上,其实你只要将其中的5个用上就不错了,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写过英文blog,这个方法对于大学生学习英语也比较适用。学英语就是一个应用的过程,如果你的眼光再看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看到第二个过程,那就根本没有什么难度了。
 
主持人:说到应用,我们又想到一件事情,1997年香港回归那年,你特别走运。托福考了667,据说四级还拿了99.5的分数,网上对你这个分数还有个夸张而不失准确的形容,叫“魔鬼分数”,是真的吗?我们很好奇你这0.5是怎样扣的?
赵音奇: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扣的。记得四级成绩公布的时候,大家都去看,就贴在公告栏,当时是用那种喷头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字很小,看不太清楚,当时我就看到我的分数是90.5,想到虽然没什么准备,但这个分数还是不怎么理想。正好后面是英语课本,我们英语老师就拿着成绩来念,当时他念到我99.5,我还不相信,在上课的时候硬是上去核对了。当时那个9和0不那么容易区分,不过真的是99.5。
 
主持人:你怎样做到考试中这样出色的发挥的呢?而且还是在没怎么准备的情况下?
赵音奇: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是可以做到的。
 
主持人:你终于不谦虚了。
赵音奇:说实话,考试就得避重就轻,不要看得那么重。我考托福也是没什么准备,最开始还去新东方报了个强化班,第一节课我去晚了,刚进教室,那个教室和这个礼堂差不多大,我一看人好多,我想效果可能不会太好,就走掉了。而新东方的前几节课程是可以试听的,试听不满意可以退全程学费,我当时就去把学费退了。后来要考试的前一周,才把一些听力资料找过来做,然后就去考试了,我也没有想到能够考到那个分数。英语这个东西确实比较痛苦,需要的是平时的积累。像其他学科,比如文科专业,我觉得平时可以看很多其他方面的书,不用过多的去看课本。到考试时抱抱佛脚,像我看书就是这样,比如什么国际贸易学啊什么的,这些书我到考试前3个星期还是新的。但都不要紧,第一遍,就先把书都扫一遍,把重点都看一下,认为是重点的地方都划出来。我的书看过一遍之后,上面就被画得密密麻麻的了。然后第二遍就把理的这个结构分个纲目,然后接下来的时间就分纲、分目,然后往下看。然后第三遍再查漏补缺,所有这么下来,我觉得考试这个东西没什么太难的。
接下来,现场观众对赵音奇就英语学习和英语考试以及他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提问,赵音奇对大家的提问,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做了详细全面的回答。大屏幕播出了一小段赵音奇在《希望英语杂志》中的主持画面。校园十大歌手冠军带来了一曲英文歌曲后,节目接近尾声,工作人员送上了我院及其他高校同学送给赵音奇的礼物。最后,赵音奇说:“我今天来到这里,非常的高兴,这个学校走出了一些非常好的榜样,像张涵冰,她现在在央视。还有今年参加希望之星的那些同学,我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努力,最后我有一句话要送给拥有梦想的同学们:做第一版本的你自己永远比做第二版本的你自己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