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生命接力 点亮爱心之光

——我院德语系学生邱芳伟成为四川省第9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10月26日、27日,我院德语系2012级学生邱芳伟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顺利实现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为远在河北的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邱芳伟同学也成为了四川省第9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乐观向上的“文艺范儿”大男孩

在老师眼中,邱芳伟是个懂事、上进、富有幽默感的学生,在同学眼里,他是个热心肠、会音乐、会表演、极具“文艺范儿”的阳光大男孩,常年活跃在学院和系部各类大型文艺活动的舞台上。元旦文艺晚会“优秀演职人员”、 “他语种达人秀”一等奖、外语晚会“优秀演职人员”、学院春季运动会男子400米第三名……这些荣誉都是他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取得的成绩。

  “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

2012年10月,入学仅一个月的邱芳伟就报名参加了院团委组织的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采血入库活动,完成了填表登记、采集血样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今年5月27日,他接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四川省管理中心电话,在得知自己与河北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吻合后,邱芳伟没有多想,欣然同意捐赠,用行动践行对生命的承诺。“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面对家人的担忧,他耐心地向父母讲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和意义,最终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坚持锻炼身体 为二次配型做准备

“对于自己来讲,也许只算是小小的付出,但对于受助者而言,却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为顺利完成二次配型和成功捐献,邱芳伟在初次配型后,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做好准备。由于非血缘关系的人群中配型相合的概率极低(1/400-1/10000),所以在邱芳伟看来,能用自己的干细胞挽救他人的生命,输出生命的“活力种子”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顺利完成捐赠  延续生命的接力

造血干细胞采集前需要注射一种药物,使位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转移到外周血中,在注射药剂两天后,邱芳伟开始出现腰酸、恶心、乏力等短暂药物反应,“想到能让一名白血病人好起来,这点痛不算什么”,他在电话里这样告诉自己的老师。10月26日、27日,邱芳伟正式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成为四川省第9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对社会的责任,邱芳伟用这份毅然和坦然,为生命的延续点亮了爱心之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志愿者精神,也充分展现了我院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和良好风采。

(德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