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博士母校行”:樊欢博士讲述初心之旅
9月17日下午,我校第四期“博士母校行”——榜样引领成长系列活动在南湖书屋举行,2015届英语专业优秀校友、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樊欢博士以《毕业十年之重拾初心之旅》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充满启发与感动的分享。
樊欢博士通过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深情回顾了本科阶段的青春岁月:在操场晨听VOA、积极参与单词大赛、篮球比赛,以及赴甘孜道孚县支教的经历,勾勒出一段忙碌而充实的大学时光。她坦言,自己在大四时也曾面临迷茫,而2014年9月初学校的一场考研宣讲会彻底点燃了她的奋斗激情。经过仅三个月的全力备考,她最终以优异成绩成功跨专业考取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实现了人生的关键转折。
作为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樊欢博士结合自身从外语到艺术史、再到历史学的跨界求学经历,深刻阐述了跨学科学习的核心价值。她指出,跨学科并非简单的领域转换,更是思维方式的拓展与融合。外语学子在人文社科领域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良好的语言能力为广泛的文献阅读、国际学术交流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为跨学科研究开辟了更多可能。
樊欢博士鼓励学弟学妹们要敢于追求内心热爱,并积极付诸行动,并以自身经历勉励大家“不畏挑战与变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智慧”,因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在互动环节,她就“如何培养学术兴趣”给出了具体建议:可从课程论文、读书报告和小型研究项目入手后再逐步深入,而面对同学们的迷茫,她送上了“接受迷茫,但不停下尝试的脚步”的真诚寄语。樊欢博士最后总结道,“重拾初心”并非回到原点,而是一个在持续探索中更清晰地认识自我的过程——发现自己的热爱、认清自身的能力并找到愿意为之长期奋斗的目标。
【樊欢博士简介】
樊欢:我校原英语外事管理系英语专业(外事管理方向)2015届毕业生;四川美术学院2018届艺术学理论硕士;2019年访问英国伍斯特大学艺术学院;四川大学2023届美术史与理论博士;2019年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生办公室副主管;是艺术史学会会员(英国)、Information & Culture《信息与文化》期刊匿名审稿人、EVA London国际会议PC成员(2018-2024)。
供稿:图书馆 叶馨茹
摄影:图书馆 吕成铭